南昌漢代海昏侯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近日正式開園,遺址公園內景景藏古韻,處處顯傳奇。除精心策劃推出的漢闕迎賓、海昏遺韻等十大景觀外,一萬多件文物的對外展示也成為江西省乃至全國最具影響力的漢文化盛事之一。眾多出土文物中,一口已有2000多年歷史的“青銅火鍋”引發熱議。
在中國,吃既是民生之本更是一種文化象征,在固有印象中,火鍋一直作為巴蜀居民最有代表性的餐飲消費方式之一被人們所熟知。據悉,海昏侯考古園出土的世界上第一個“青銅火鍋”,將火鍋的起源向前推進了200年。專家考證后指出,早在2000多年前,江西人就開始吃火鍋了!
“史上最早火鍋面世”講述海昏侯奢華的“鐘鳴鼎食”
江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與西漢大墓考古隊領隊楊軍被譽為“走進海昏侯墓第一人”,對于此次文物的展覽如數家珍。“最能體現海昏侯做為皇室貴胄豪華的宴飲排場,則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火鍋,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楊軍教授介紹道,“海昏侯墓室里出土的青銅火鍋是個三足器,支撐比較穩定。上端是一個肚大口小的容器,便于蓋上蓋子,下端連接一個炭盤,之間并沒有連通。這是西漢時代王侯貴族日常飲食使用的已經比較精致的食具。已和現代人使用的火鍋非常相似,上部為食物器皿部分、下部為一個炭火盤。”
當年參與發掘的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張仲立分析說:“這是個實用型火鍋,發掘時,它已有被用過的痕跡,炭盤里有明顯炭跡,鍋內也有使用過的跡象,甚至還有板栗等殘留物。”通過有使用痕跡這點判斷,它可能是墓主生前使用過的實用性物品,從側面進一步印證了海昏侯生前吃火鍋的飲食習慣。
除青銅火鍋之外,隨之出土的還有另一個火鍋重要食具,據楊軍團隊分析,應為吃火鍋時的專用蘸料器皿,具備加熱保溫功能。這已經十分接近當代人吃火鍋的方式。
在博物館內,除了堪稱“鎮館之寶”的青銅火鍋,還有一字排開的7座鼎,隱約可想象出2000年前海昏侯劉賀生前圍著熱氣騰騰的火鍋,把臂共話、舉箸大啖、大宴賓客的熱鬧場面,這或許就是火鍋象征團圓文化的追溯起源。
江西火鍋文化淵源流長人文情懷助力“新火鍋”出圈
從海昏侯時代起,江西美食在中國美食地圖上,已是獨具特色風味和歷史積淀,相比人們熟知的四川火鍋,江西火鍋的歷史文化更加源遠流長。火鍋形式存在歷史記憶。在江西,南至贛州、北至九江,從瓷都到銅都,從鄱陽湖到井岡山,老百姓都廣泛喜愛吃火鍋。江西消費者都跟海昏侯一樣,獨愛那一盆熱氣騰騰的火鍋,延續了2000多年的獨特口味和飲食文化。
“北有兵馬俑,南有海昏侯”。海昏侯國遺址是我國目前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格局最完整、內涵最豐富的典型漢代侯國都城聚落遺址。隨著遺址公園的正式開放,眾多古代人飲食器具和其它生活文化的發現,掀開了一幅江西人飲食傳統文化追求的精美畫卷!
火鍋,已然成為飲食文化的代表。而海昏侯國“史上最早火鍋”的發現,承載了江西人獨特的香辣口味,也傳承著中國火鍋的團圓文化。江西火鍋兼收并蓄的同時也有著自己獨到的魅力,以后提及江西,不僅僅是“景德鎮陶瓷”,“江西火鍋”也將成為博取眾家之長的城市名片,為江西的本土餐飲品牌紅遍中國、走向世界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經濟日報記者徐惠喜)
- 1、凡本網注明“中國江西網訊”或“中國江西網”、“大江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江西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江西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2、凡本網注明“中國江西網訊[XXX報]”或“中國江西網-XXX報”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江西日報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江西網·XXX報”。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江西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不授權任何機構、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截取、復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